投资吸引力强劲 印度尼西亚有望成为东南亚第一大经济体
发布时间:2022-09-30 10:24:32 文章来源:优投对外投资(业务二部转载)
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今年7月26日对中国进行了访问,也是冬奥会后首位访华的国家元首。中印尼两国元首在会晤中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同意确立共建中印尼命运共同体的大方向,这将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引领中印尼关系行稳致远,也必将给印尼制造业发展带来新的强大动力。
与此同时,在全球经济发展之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看重东南亚地区,许多外国投资者转向“中国+1”战略,以提高经营效率,该战略是指外国企业在中国以外的另一个国家建立生产基地,以补充在中国的业务。制造商可能会将劳动密集型业务转移到另一个低成本地区,毋庸置疑的是越南或许一直是该趋势主要受益者。在中美贸易战区域缓和之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又开始把目光放到东南亚其他国家。综合投资因素来看,印尼可能拥有最大优势。作为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印尼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巨大的增长潜力,这个国家拥有巨大的劳动力资源、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加之印尼政府近些年不断完善针对外商投资法案,劳动法案的修改与提升,更大方面巩固了外商投资者的信心。根据渣打银行预计,到2030年,印尼经济规模将从2020年的4.2万亿美元增至10.1万亿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印尼将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有望成为东南亚第一大经济与人口强国。
劳动力市场巨大且成本低廉是吸引制造业投资的重要因素
印尼是世界第四大人口大国,人口超过2.72亿,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可观的劳动力资源。可以说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印尼,就是看中这一优势,也使印尼在周边东南亚国家中成为重要的劳动力输出国。加之与迅速老龄化的中国形成对比,印尼的人口结构偏年轻:该国的中位年龄是29岁,60%的人口年龄在40岁以下,这也成为了印尼发展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人口庞大的数量必定伴随一定的劣势,比如受教育水平,技能,素质等问题。在印尼1.28亿工人中,只有5500万是熟练工人,意味着许多工人不能胜任他们的工作且生产率很低。因此近些年,印尼政府大力扶持偏远地区的技能教育培训,在周边重要工业地区开设免费技能教育培训学校,鼓励重要工业园区配备技能培训服务机构。据此,印尼研究、技术和高等教育部预测,到2030年,印尼需要增加1.13亿熟练工人。
印尼的普遍工资水平很低,且各地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印尼首都和最大城市雅加达城区的最低工资最高,为每月420万印尼盾(约合308美元)。日惹特区的最低工资为每月170.5万印尼盾(约125美元)。
税收优惠力度增大,政府越发重视投资政策优化
以往来看,印尼的标准企业所得税(CIT)税率为25%,略高于东盟23%的平均水平,与中国的税率相当。不过,印尼政府的目标是在2021-2022年将该税率降至22%,2023年降至20%。这一比例将使印尼低于竞争对手,如马来西亚(24%)和菲律宾(30%),并与泰国和越南平起平坐。因此这项优惠政策的普及,让在印尼的企业可以从各种税收减免中受益,这些政策也大大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印尼政府2019年发布第45号条例,规定如果投资者投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培训项目或研发活动,他们将多获得高至60%的纯收益。这一激励政策还适用于为实现商业用途对任何土地资产的投资。
2018年印尼政府第16个经济政策包的出台,为印尼提供了多种税收优惠。根据投资规模的不同,该政策提供了一系列逐步提高的税收减免:总额为1000亿(970万美元)至5000亿印尼盾(4850万美元)之间的投资,5年内免征50%的税;5000亿至1万亿印尼盾(9700万美元)之间的投资,5年内免征100%的税。投资超过30万亿印尼盾(29亿美元)的投资者可享受20年的100%免税。除了此类激励计划外,经济特区(SEZs)还提供更加优惠的税收激励措施。
与此同时,印尼对间接税征收增值税。大多数制造商、零售商、批发商和进口商的增值税税率为10%,有形和无形商品以及服务的出口税率为零。一些商品和服务是免税的,包括教育、医疗、金融服务,以及基本的食品、采矿和钻探产品。
追乘RCEP红利专车,积极商签贸易协定加强国际贸易参与度
作为东盟成员国之一,印尼是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的一部分,并与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建立了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协定是印尼与中国经贸往来的重要推手,追乘着RCEP红利专车,印尼政府也是积极响应并敦促印尼加入国家大市场,使得自身提高国际地位与竞争力。
其次,印尼还与日本签署实施了《双边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与巴基斯坦和欧洲自由贸易协会签署实施了自贸协定,于今年2月10日批准了《印尼—澳大利亚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同时,印尼还签署了几项贸易协定,但因疫情关系延迟尚未生效。包括同智利签订自贸协定、同澳大利亚签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及参加伊斯兰会议组织的贸易优惠制度。
除了自贸协定,印尼还有一个庞大的双重征税协定(DTAs)网络,共有70个司法管辖区。其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中国、印度和许多欧盟国家都有DTA。
估计发展经济特区优质园区发挥集聚优势
印尼近些年旨在吸引外国投资,与其他国家联合推动双国备案的产业园区,工业园区,经济特区,免税专区等。与中国联合发展的青山工业园为代表的中印双园,旨在吸引来自中国大型投资者的目光。并且印尼每个重要城市周边如雅加达,万隆,三宝垄,泗水,棉兰等都长期规划了本地园区与产业园区。
另外,印尼总计有13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拥有更高质量的基础设施、特殊的税收优惠、精简的法规、海关免税以及工作签证快速发放等政策。许多经济特区促进了产业集群,如巴塔姆岛的新数字公园和中爪哇出口导向型的汽车经济特区。每个经济特区都是因其可获得当地的资源而被选定,从而服务于专门的工业。
具体的激励措施因经济特区、行业和投资规模而异。例如,对价值超过1万亿印尼盾(9700万美元)的第一产业的投资可享受10至25年最高100%的税收减免,而对价值5000亿印尼盾(4850万美元)至1万亿印尼盾的投资可享受5至15年的税收减免。低于5000亿印尼盾的投资也可根据投资的性质享受5至15年的免税期。
营商环境与政策逐渐改善,吸引外商投资目光
根据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排名,印尼排在第73位,落后于马来西亚(12位)、泰国(21位)和越南(70位),但领先于菲律宾(95位)和柬埔寨(144位)。有分析指出,印尼在创业方面尤为艰难,仅排在第140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创业过程中涉及许多手续。印尼的排名也因其严格的就业规定以及复杂的税务合规要求而有所下降。这些因素使得印尼政府不断的改善投资营商环境,优化招商引资服务,设立专门的投资协调委员会针对投资者的意向来对接辅导直到投资落地。可以看出,印尼近些年来不断优化工业4.0产业的招商引资计划,发展电动汽车产业集群,发展高新智能科技产业群。印度尼西亚政府颁布了2019年第45号条例,规定具有某些新兴特征的产业可享受新颁布的税收优惠,该等受管制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开发人力资源的专业能力,并能开展特定研发活动。
印尼虽然排名有些靠后,但政府已采取措施改善落后的指标。如简化开办商业的程序,通过创建在线平台来管理各种行政流程,包括商业登记、税务申报和海关申报等各项营商服务相关措施。
最后,虽然印尼商业环境的改革进展可能没有外国投资者期望的那么快,但专家认为印尼整体经济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印尼总统近期访华,可以说给有意向投资印尼的外商带来了一剂强心针。对于考虑长期投资并关注新的增长机遇的投资者来说,印尼可能是补充在华业务的最具吸引力的选择。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海外新能源动态丨荷兰、法国、南非、印尼等
下一篇:越南为迎来正转向流入的外资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