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正文

分析 | 收效甚微:欧亚经济一体化存在哪些内部经济挑战?

发布时间:2022-12-30 23:31:02 文章来源:丝路新观察(业务一部转载)


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一体化带来的经济收益并不显著。有学者认为,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经济联盟带有关税同盟性质,而关税同盟并不适合这类中小型经济体取得规模经济,尤其是在这些经济体存在较高的贸易保护政策并且缺乏贸易促进政策的情况下。


 
由于中亚国家和俄罗斯统一协定对外关税,导致这些国家对其他国家的进出口关税显著上升,提高了这些国家的进口成本,而区域内产品未能实现更好的替代,造成经济福利损失。有学者统计,区域一体化进程开启后,俄罗斯保持了82%产品的关税税率不变、降低了14%产品关税税率而只提高了4%产品的关税税率,哈萨克斯坦则有10%产品的关税税率降低并且被迫提升了45%产品的关税税率。
 
区域内监管政策的统一也使一些国家的出口受到了阻碍,例如高度依赖农产品出口的吉尔吉斯斯坦就受到了卫生监管政策影响,海关的严格管控使区域国家和欧盟及中国的转口贸易被大幅降低,域外国家同区域内国家的贸易物流效率也有所降低。
 
统一关税的上升虽然为这些国家带来更多的关税收入,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后客观上也为这些国家带来了更低的关税和贸易交易成本,但俄罗斯自身被制裁和不理想的经济状况并未能为这些国家的经贸发展起到实际助推作用,况且欧亚经济联盟目前只和越南、伊朗和新加坡这三个国家签署了自贸协定,对联盟国家统一发展对联盟外地区的自由贸易作用几乎可以忽略。
 
从区域一体化开启后的经贸政策上来看,区域国家开始更多实行非关税贸易壁垒。俄罗斯就经常对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农副产品采取非关税贸易壁垒政策,乃至要求成员国的电信运营商使用俄罗斯的智能手机和软件产品。
 
尽管在2015年俄罗斯就向中亚国家提出要建立油气贸易统一市场,但直到目前也没有成功,原因还在于各国之间难以就油气政策达成统一,尤其是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等主要出口国之间仍存在分歧,在此次欧亚经济联盟峰会上俄罗斯提议的“天然气联盟”就因两国抵制面临流产。
 
油气是该区域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最主要产品,缺乏统一市场极大降低了整个区域经济联盟的实际意义和影响力。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普遍依赖俄罗斯补贴出口的廉价石化产品,而2020年生效的俄罗斯石油税改法案将令俄罗斯石油出口税率到2024年降至0,俄罗斯国内石油开采税率则将同步提高,这将对依赖进口俄罗斯能源的区域国家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仅白俄罗斯一国自法案生效三年内就会因俄石油税改损失近45亿美元,2024年将再损失105亿美元。
 
区域国家也不同意实施类似欧盟的统一货币政策和统一的产业政策,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声称这“毫无必要”,而哈萨克斯坦则因其经济自由化程度较高、欧亚经济联盟等一体化政策规则同其经济战略相矛盾为由,一直拒绝制定共同的产业政策。
 
中亚国家外资投资中俄罗斯的占比一直极低,但欧亚经济联盟也未能达成任何有效的投资协定,无法解决中亚国家重点关心的招商引资问题,因此在联盟峰会上有中亚国家提出要求俄罗斯进一步加大对该地区的投资。
 
区域一体化将便利区域国家人口移民至相对人均收入更高的俄罗斯,但中亚国家的大量移民会带来当地高素质劳动力的短缺,产生类似俄罗斯本国发生的“智力外流”情况。俄罗斯由于长期以来的负人口增长亟需通过移民补充本国人口,因此积极采取移民归化政策,培养忠实于俄罗斯的新移民国民,这也加剧了区域国家对人口流出的担忧。
 
 
俄罗斯方面有学者分析,欧亚经济联盟对俄罗斯国内企业的实际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俄罗斯经济学者Vladislav Inozemtsev声称:“从未见过一位俄国政治精英或者专家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有经济效益的。”(较原文有删减)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俄元首岁末视频会晤信息量大!双方谈到乌克兰危机
下一篇:专稿 | 中亚2022:百年变局中的躁动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