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正文

亚行:新加坡初创公司生态系统具备潜能成为本区域典范

发布时间:2022-07-04 11:31:03 文章来源:驻新加坡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业务二部转载)


   《联合早报》中文版7月1日报道:亚洲发展银行(ADB)昨天发表报告说,新加坡企业税率低、基础建设完善、政府提供津贴和拥有大量创投资本等因素,推动新加坡初创公司生态系统发展蓬勃。
   亚行从融资、人力资源、数字基础建设、政府计划和孵化器等方面,分析本地初创公司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和表现。报告指出,建立初创公司生态系统的早期,新加坡政府通过联合投资的形式为私人创投资本基金注资,这有助于吸引国际创投资本公司,因为它们起初对新加坡成为初创公司枢纽的愿景可能缺乏信心。不过,政府会在私人创投资本规模壮大后停止这个模式。 
   此外,创投资本公司会取得资本收益(capital gain),如果针对这方面征收高税,可能让投资者止步。新加坡不对投资收益征税。
   根据美国科技业研究组织Startup Genome和GEN 2020的评估,新加坡初创公司生态系统的表现在全球排名第17位,在亚洲排在第四位,紧跟在北京、上海和东京之后。  
   上述报告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策略与政策系副教授尼汀潘加卡(Nitin Pangarkar)和亚洲发展银行首席经济师范登堡(Paul Vandenberg)联合撰写。范登堡说:“新加坡拥有卓越治理能力,在为初创公司打造良好环境上也不例外,其他国家可向它学习。”
   新加坡培养初创公司的声誉是在过去10年建立的。报告引述创新咨询顾问公司Innosight董事经理安东尼(Scott D Anthony)的分享,在2010年除了创新科技(Creative Technology),要说出另一家本地起步公司的名字非常难。创新科技创办人沈望傅在1990年代凭新产品声霸卡(Sound Blaster)把公司推上巅峰。
   本地初创公司数目近年有所增加。2015年,在美国创投平台AngelList注册的本地初创公司共741家,在Techlist.asia注册的则有168家,但最近单是科技初创公司就多达4000多家。
   报告也提到,新加坡政府利用“监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计划鼓励企业创新。这让初创公司在不受到现有条例约束的情况下进行试验。
   另一方面,新加坡可成为东南亚初创公司的基地,吸引本地创投资本基金投资。2021年初,本地有313个创投和私募股权基金经理人投资东南亚企业。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印尼国家收入实现率时隔12年再度突破100%
下一篇:分析师:本地股市上半年在亚太表现坚韧 下半年有望继续跑赢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