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人力短缺致工资增长 或加剧新加坡通胀
发布时间:2022-07-20 11:26:33 文章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业务二部转载)
《联合早报》中文版7月18日报道:分析师认为,劳动力市场吃紧可能对通胀带来进一步影响,导致接下来的通胀更多由国内驱动。如何平衡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内部通胀上涨的压力,是新加坡接下来须应对的挑战。
劳动力市场吃紧,工资增长可能成为下一个推升本地通货膨胀的驱动因素。
建筑业情况改善 餐饮业人手仍吃紧
受访企业反映,虽然建筑业的人手问题已经有所改善,餐饮业在调整工资后人手依然短缺,一些营业者至今仍面临20%至30%的人手不足,也面临须进一步调高工资的压力。
分析师认为,劳动力市场吃紧可能对通胀带来进一步影响,导致接下来的通胀更多是由国内驱动。如何平衡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内部通胀上涨的压力,是新加坡接下来须应对的挑战。
星展集团高级经济师谢光威在分析报告中指出,金管局自去年10月以来,果断地采取了预防措施,“这有助于应对输入型通胀,可是未来几个季度的挑战会有些不同”。
谢光威说,劳动力市场吃紧可能对通胀带来进一步影响。这意味着,接下来的通货膨胀更多是国内驱动的。他认为,金管局如何平衡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内部通胀上涨的压力,是接下来须应对的挑战。
金管局上周再次提前在例常政策声明前收紧货币政策,让新元升值以抑制通胀,并调高全年整体通胀和核心通胀预测。
整体通胀预测从原本介于4.5%至5.5%,上调到5%至6%;核心通胀预测从原本介于2.5%至3.5%,上调到3%至4%。
巴克莱银行高级经济师陈光陞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在目前高通胀环境中,不只是新加坡,世界各地都面临工资和物价一起上扬的风险。
“金管局上周提前收紧政策,显示决策者清楚意识到须预防工资和物价不断螺旋式上涨(wage-price spiral)的风险出现。”
陈光陞认为,尽管需要一些时间,各个国家逐渐开放边境将有助于恢复外国劳动力的供应,从而缓解工人短缺的问题。
他也说,虽然效果不是那么直接,金管局的货币政策可以协助应对国内通胀。“较强的新元汇率将减缓出口,制造业放缓将影响服务业,从而抑制整体经济的劳动力需求。”
加快引进外来劳动力 经济师:但仍需时间
大华银行高级经济师柳天成受访时说,在进口价格上涨和国内工资增长的情况下,本地通胀压力预计将持续并升温。“我们没有看到工资和物价螺旋式上升的现象,但劳动力市场紧张导致工资上升的压力是值得关注的。”
柳天成认为,政府能有效管理外来劳动力供应以满足本地的需求,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如海事、建筑、部分制造业和服务业。
华侨银行首席经济师林秀心受访时说:“据我所知,在人力短缺最严重的行业,政府已经在努力加快外国劳工前来新加坡,但这可能需要一点时间来解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加坡领导”网络推出 培养具备驾驭技能的企业领导群体
下一篇:启用智能电网管理系统 新加坡港口能源效率可提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