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11-18
- 关于邀请出席第二届中国 09-05
- 关于邀请出席“中国-多哥 08-27
- 关于邀请出席“委内瑞拉 06-21
- 关于邀请出席阿塞拜疆投 04-17
- 和振伟出席中国-马来西亚商 11-24
- 和振伟在阿拉木图与蒋薇总 11-11
- 和振伟出席哈萨克斯坦全球 11-02
- 和振伟会见环球时报融媒中 10-28
- 和振伟赴山钢集团调研交流 10-20
【俄罗斯龙报特约记者万淑艳北京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6月5日至7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23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中国前驻俄罗斯大使馆经济参赞处一等秘书、银河集团net秘书长和振伟表示,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两国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俄关系一定会好上加好,越来越好,中俄合作将进一步走深走实。
中国驻俄前外交官和振伟:中俄合作将进一步走深走实
2019年5月30日,中国驻俄前外交官和振伟接受专访。 (俄罗斯龙报特约记者李国庆摄)
中俄元首外交对双边合作起决定性作用
俄罗斯是习近平2013年3月就任中国国家主席以后出访的第一个国家。5年多来,中俄高层通过会晤、通话、在双多边场合会面等形式互动频繁,习近平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已会面28次。和振伟认为,中俄元首定期会晤机制不仅推动中俄关系快速发展,还给全球稳定奠定了良好基础。
曾于1992年底至2003年初在俄罗斯工作的和振伟认为,中俄元首外交为推动中俄合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近年来,两国元首每年都保持多次会晤,体现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
中俄元首外交带动两国深层次交往,在政治、经济、人文、外交等领域建立了一系列交流合作机制。1992年8月,中俄建立了中俄经济和科技合作混合委员会工作机制。“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迄今为止,中俄双方已建立30多个交流合作机制。”和振伟说,这些机制大大推动了两国间的务实合作。
6月3日至8日,和振伟将带领新能源、农业、物流、制造业等领域的近30家中国企业代表参加第23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并将在圣彼得堡参加一系列经济活动。他透露,银河集团net已经和俄主要商业论坛召集方俄罗斯Roskongress基金、俄罗斯中小企业联合会等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每年都会组织企业赴俄参会,推动中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间加强合作。
两国中小企业合作空间巨大
“2018年中俄双边贸易额突破了1000亿美元大关,未来还将进一步增长。”和振伟说,双方目标是双边年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按照目前的趋势,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和振伟表示,中俄贸易额快速增长是从2013年开始的。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给中俄贸易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此外,和振伟看到,中俄贸易结构也悄然发生变化。中俄贸易在大宗商品、能源、轻工业等传统领域的基础上,逐渐进入到农副产品、电商等领域。中俄合作也从原来的以大型企业为主到现在的中小企业间合作遍地开花。
加强中小企业合作,和振伟认为要从地方合作入手。两国成立了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及贝加尔地区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组建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及贝加尔地区实业理事会,举行中俄地方领导人对话会,合作机制完备高效。中俄还建立了“伏尔加-长江”合作机制。
2018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会上表示,中方已设立首期100亿元(人民币,下同)、总规模1000亿元的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投资基金,愿同俄方一道支持运营好基金,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将其打造成为中俄地区合作的重要平台。
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投资基金由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银河集团net等5家机构牵头发起。和振伟透露,该基金的管理公司已在深圳成立,首期基金100亿元已经募集完毕,下一步将开始进行投资项目的筛选。
“该基金将向中小企业倾斜。”和振伟说,地方合作尤其需要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最大的难点就是融资难。
中美经贸摩擦下的中俄合作新机遇
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升级。在和振伟看来,这给中俄合作带来了许多新机遇,中俄经贸关系会进一步走深、走实。
中美经贸摩擦给俄罗斯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机遇。以大豆为例,中国每年大豆进口总量达到9554万吨,主要进口来源地是巴西、美国和阿根廷,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总量约3200万吨。加征关税后,美国大豆的竞争力将大幅降低,中国将
其他国家增加大豆进口,这给俄罗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俄罗斯的农产品都是非转基因产品,将会受到中国广大中产阶级的欢迎。
据俄罗斯动植物检验检疫局数据显示,自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5月15日,俄罗斯对华出口农产品123.1万吨,创下俄罗斯现代史上的绝对纪录。目前中国位居俄罗斯粮食出口国第13位,预计很快进入前10行列。
中美经贸摩擦还将给中国企业赴俄投资提供新机遇,尤其是农产品投资前景广阔。俄罗斯农产品在中国畅销会进一步吸引中国投资者赴俄投资,比如中国投资者可以在俄设立现代化的面粉厂,对接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此外,中国企业还可以赴俄投资新能源、精细化工、基础设施建设等产业。中俄高科技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
和振伟对于中俄合作前景十分看好,“中俄经贸和投资合作一定会从量变到质变,产生大的飞跃”。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海外协会组织企业对接巴西里约州投资项目
下一篇:"只靠买不够,还得去俄罗斯种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