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邀请出席澳大利亚视 01-24
- 公告 11-18
- 关于邀请出席第二届中国 09-05
- 关于邀请出席“中国-多哥 08-27
- 关于邀请出席“委内瑞拉 06-21
- 和振伟会长在吉尔吉斯斯坦 02-06
- 和振伟出席吉尔吉斯斯坦总 02-06
- 和振伟出席中国-马来西亚商 11-24
- 和振伟在阿拉木图与蒋薇总 11-11
- 和振伟出席哈萨克斯坦全球 11-02
氨气是大气中最主要的气态碱性污染物,与SO2和NOx反应,生成硫酸铵与硝酸铵等二次污染物,从而导致大气PM2.5浓度升高,是造成大气雾霾的成因之一。而且,由氨挥发引起的大气氮素干湿沉降,进一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土壤酸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如何利用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有效降低农田氮肥的氨挥发,缓解农田环境负荷,这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近年来,周胜研究员带领团队,通过对稻田和设施菜田氨挥发通量及动态的连续观测,评估不同施肥技术对稻田和设施菜田氨挥发的减排效果。同时,根据田间实验结果,深入分析各种施肥技术对农田氨挥发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研究人员发现,与肥料常规撒施技术相比,基于不同基肥施用比例下的侧深施肥技术,在实现增产稳产的同时,可显著降低稻田氨挥发23.1%~60.6%;而在设施蔬菜田环境下,与常规表面撒施技术相比,缓释肥施用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分别显著降低菜田氨挥发24.2%和42.4%。
基于该项研究,一系列针对稻田和设施菜田氨减排的最佳施肥措施,在上海新鲜出炉。“我们提出了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业相适应的农田氨减排技术措施,以期促进肥料的高效利用,推动并实现低环境负荷的清洁农业生产模式。”周胜说。目前,有关稻田氨减排的相关科研成果已在环境科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发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1年中国养殖垃圾处理行业政策汇总与发展趋势分析 能源化与肥料化是主要利用方向
下一篇:史丹利将布局上游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