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欧亚中心 > 投资指南 > 正文

哈萨克斯坦外资企业现状如何?权威专家为你梳理

发布时间:2020-07-02 16:16:44 文章来源:丝路新观察


【原标题】哈萨克斯坦外资企业现状如何?

 

自欧亚经济联盟成立以来,哈国境内的外国公司开始匀速增长,新的法人实体每年增加2500-3000个。此外,进入哈国的外国公司更加多元化:虽然大多数仍在参与采矿业,但根据今年4月的统计数据,涉足批发和零售业的外国公司越来越多。

同时,有外资参与的大企业数量减少的情况下,过去5年中小外资企业数量在稳步增长。

 

 
 

哈经济构成中纯外企占5.8%

根据国家经济委员会数据,到2020年4月,哈国共注册了45.09万个商业实体,其中实际运营的有31.6万个。外国企业有1.83万个,该数字在过去的一年中增长了16.5%。

 

据悉,2016年4月,哈萨克斯坦只有8500个外国企业,2017年增加到1.12万个,2018年1.33万,2019年1.57万。

 

应该指出的是,在过去的一年中哈萨克斯坦现有外国企业增长率超过本地企业,2019年4月-2020年4月现运营本地企业增长率是8.2%,本地法律实体增长率是3%。

 

2015年欧亚经济联盟的成立对哈国境内外资企业的成长带来了积极影响。

 

实际上,这是欧亚经济联盟带来的影响之一,哈萨克斯坦当局从经济一体化之初就对此有所期望。联盟保护了庞大的内部市场,并且取消税率。在这种情况下,有兴趣进入欧亚经济联盟五国市场(总人口1.9亿)的外国公司可以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亚美尼亚或吉尔吉斯斯坦高效开展生产,在这些国家的市场上出售商品无需加价,有很好的价格优势。

 

到今年4月,外国公司在批发和零售领域的比重越来越大,接近8000家法人实体,在该领域占比9.3%。外国人在该领域竞争对消费者来说是福音,可以降低消费品的价格。

 
 

为什么外国人在哈国农业领域不活跃

2017年1月,哈国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向政府宣布命令,给哈国人们发出了信息:“我们应该融入全球生产销售链。这首先得通过吸引跨国公司来完成。”

 

然后,哈国领导人指示,政府要与中国有效实施一项联合投资计划,以在哈国创作新产业。

 

于是,在科斯塔内启动了江淮汽车厂,Агромашхолдинг和山东的公司合作生产量100多台LOVOL拖拉机,今年阿克托别州与中国企业在石油领域合作,预计到2022年河北华通电缆有限公司将在哈国生产电缆。

 

不过所有这些项目都是和哈国合作的,不是纯中国投资项目。哈国目前有55个与中国合作的项目,总额达到276亿美元,涉及领域包括石油、化工、机械、电力、运输、建筑材料和农业综合体。其中27个企业涉及重工业,20个涉及能源,1个金融部门,7个有关农业。

 

起初农业领域把宝都押在中国,要知道中国粮食市场体量大,很可能成为哈萨克斯坦农民的出口大国。

 

但是问题在于要进入这个市场很不容易,因为中国对食品进口的要求很严格。对于在哈国境内的中国制造商进口食品到中国相对容易。但是要在农工联合体中发展联合项目,就得把土地租给外国公司,不光是租给中国人。中国公司也想介入哈国的农业领域,但前提是土地租赁期限要足够长,目前最长租期只有10年。

 

此前哈国《土地法》修正案将农业用地的租赁期延长为25年,引起了多地民众大规模抗议,结果就是增加租赁期限的条款不了了之。

 

现在,当局已经准备好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新动力,国家准备在“简单事物经济”框架下投资6000亿坚戈(约合1.5亿美元)发展自己的农业生产,没有外国参与的。

 

关于增加外国人土地租赁的问题,鉴于当地民众的抗议,近期内当局不太可能冒风险旧事重提。

 
 

制造业:没有土地问题困扰

相比吸引外国人进入农工综合体,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外资投入要容易的多。截至今年5月1日,1099家外国公司在制造业领域注册,建筑领域有1839家外国公司,增长率分别是11.9%和13%。

 

制造业和建筑领域的外国公司主要来自俄罗斯、土耳其和中国。哈政府目前的重点不在国家大型项目的生产上,而是对消费品和轻工业产品的中小企业感兴趣。

 

唯一的问题是,外国企业在哈出现了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从在哈外国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就能判断,他们宁可留在首都或者大城市,也不去地州发展。让我们用数据说话:截至2020年4月,超过43%的外国企业集中在阿拉木图,也就是有7900家,比上年增长22.7%。努尔苏丹的外国企业有3300家。卡拉干达州有932家。哈当局给外国中小企业能够提供多少有效工作的必要条件,各地州政府呢?

 
 

瑞士为什么是哈第三大投资国

显然,投资重心偏向于首都和阿拉木图对哈国当局来说是不舒服的,他们有兴趣在地州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努尔苏丹有计划将新产业集中在与俄罗斯和中国接壤的地区,资本和公司也来自这两个国家。

 

假设这些企业将产品出口到自己的国家,如果计划实现,那么俄罗斯和中国就成为在哈外国公司数量的领导者。同时,他们也会成为哈国经济领域投资的领头羊。但实际上,俄罗斯和中国在哈的投资并没有排入前三名。

 

为什么?

 

根据2019年底的数据,流入哈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是250亿美元,分别来自世界上的120多个国家。最大的投资国是荷兰—58亿美元,美国—41亿美元,瑞士—16亿美元。中国12亿美元排名第四,俄罗斯10亿美元排名第五。

 

不过,哈萨克斯坦著名经济学家艾达尔汗•库萨诺夫认为,如果只参考真正的新产业投资,而不考虑石油公司在海外周转资金这种操作,那么俄罗斯和中国是哈国外国投资名单上的领头羊。

 

专家认为,西方国家对哈萨克斯坦的投资在2012年的时候就停止了,一直到今天,他们充其量只是将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利润再扩大,但这种也被算作外来投资。而且哈国石油工人收到的工资都是在荷兰离岸银行和瑞士银行转了一圈后回来的钱,这些资金也被算作外来投资。

 

起初没有新的投资是因为汇率波动和劳动力太贵,现在才处于平衡状态。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雪铁龙盈利了,但不将利润提出来,而是再度投入到项目中。这种操作就被算作外资投入,但实际上,项目利润早都回去了。”专家解释说。

 
 

“小企业”时间

国家大量参与维持货币稳定,使得哈国商品没有竞争力,因为外国投资者是出口导向型,而且平均工资1000美元,因此不可能进行有竞争力的出口。

 

哈萨克斯坦国内市场的投资者人满为患,而且不得不与国家扶持的当地生产商竞争一席之地。但外国投资者根本不想和国家支持者竞争。

 

现在情况略有变化——美元汇率达到了400坚戈,平均工资保持不变,但很难说这两点优势是否会吸引投资者,现在疫情来袭,会让新产业的发展变得更加复杂。

 

很明显,这种情况下小企业在哈国更容易生存,这一点也得到了数据证实:目前,哈国注册是所有外国公司中,97.4%是小企业,1.61万家。中型企业有243家。大型企业数量减少6.2%,只剩183家。

 

应当指出的是,中型企业在哈国的传统大企业领域里也游刃有余,比如采矿业,这一领域大企业占比28.7%,中型企业27.4%。这表明外国企业的利益多元化,不光是只参与大型石油和天然气项目。

 

来源:ia-centr.ru

编译:安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在俄罗斯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识120问
下一篇:俄罗斯图拉州投资环境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