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邀请出席澳大利亚视 01-24
- 公告 11-18
- 关于邀请出席第二届中国 09-05
- 关于邀请出席“中国-多哥 08-27
- 关于邀请出席“委内瑞拉 06-21
- 和振伟出席中国-马来西亚商 11-24
- 和振伟在阿拉木图与蒋薇总 11-11
- 和振伟出席哈萨克斯坦全球 11-02
- 和振伟会见环球时报融媒中 10-28
- 和振伟赴山钢集团调研交流 10-20
一是搭建合作平台,凝聚生物多样性保护共识并开展行动。中国生态环境部和中外合作伙伴共同发起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旨在打造“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合作平台,与共建国家携手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联盟已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150多家合作伙伴,设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等十个专题伙伴关系,共同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交流活动。
二是加强信息共享,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数据支持。积极建设“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汇集并分享共建国家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为政府、企业、团体和个人提供数据服务和决策支持,目前已纳入100多个国家的生物多样性相关数据。
三是开展能力建设,共同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生态环境部正在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同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先后为120个国家培训环保官员、专家和技术人员2000多人次,内容涵盖生态系统评估和管理、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
四是推动绿色复苏,共享生态文明理念和实践。当前,全球处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推动经济绿色复苏的特殊时刻,中国政府将继续依托“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双多边合作交流机制,分享生态文明理念和实践,尤其是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国家公园体系建立等方面的经验。同时,继续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关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影响,逐步推动环境风险评估并制定绿色解决方案。
五是协同推进,共同实现绿色发展目标。“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特别是部分地区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敏感,面临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一带一路”倡议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理念、原则和目标方面高度契合、相辅相成、协同推进,将帮助相关国家跨越传统的发展阶段,落实好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作为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将继续为全球提供绿色公共产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