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 11-18
- 关于邀请出席第二届中国 09-05
- 关于邀请出席“中国-多哥 08-27
- 关于邀请出席“委内瑞拉 06-21
- 关于邀请出席阿塞拜疆投 04-17
- 和振伟出席中国-马来西亚商 11-24
- 和振伟在阿拉木图与蒋薇总 11-11
- 和振伟出席哈萨克斯坦全球 11-02
- 和振伟会见环球时报融媒中 10-28
- 和振伟赴山钢集团调研交流 10-20
国家储备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物质基础。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储备集中力量向地震灾区投放粮油、燃油等物资;猪肉价格上涨时,有关部门向市场投放储备猪肉,全力保障市场供应;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应急部门紧急调运救灾物资支持重点地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近年来,我国战略物资储备不断发展,战略物资品种越来越多,各类储备物资规模越来越大,在支持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和抗震救灾等方面成效显著。
事实上,从粮、油、菜、肉,到医疗物资、石油、天然气,各类储备物资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以粮食为例,得益于完备的储粮体系和充足的粮食储备,我国在自然灾害、流行性疾病等突发事件中一次次化险为夷,始终保持粮价的总体稳定,始终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强国家储备顶层设计,深化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对中央政府储备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加快建设覆盖全国的物资储存和调运基础设施网络,国家储备基础和实力不断增强,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国家储备也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一方面,有的资源高稀缺不可再生,有的物资国际市场价格波动指数大,有的储备品种对外依存度高……科学研判世情、国情,才能适时调整、不断优化国家战略储备的品种、结构、规模。另一方面,应急物资保障方面依然存在一些短板。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暴发初期,包括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重点卫生防疫物资出现了不足的状况。提升保障能力、提高保供效率,才能进一步完善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体系,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的整体效能。
我国是大国,必须具备同大国地位相符的国家储备实力和应急能力。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对此提出明确要求:要统筹解决好“储什么”、“谁来储”、“怎么储”的问题,系统规划、科学优化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加快补齐补足关键品类物资短板。要加快健全统一的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多元互补,健全中央和地方、实物和产能、政府和企业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机制,优化重要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分类分级落实储备责任,完善储备模式,创新储备管理机制。要完善战略储备市场调节机制,增强大宗商品储备和调节能力,更好发挥战略储备的稳定市场功能。要加大国家储备监管力度,发挥专业监管、行业监管、属地监管合力。
“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健全国家储备体系,强化战略保障、宏观调控和应对急需功能,我们有信心更有能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多地核酸检测价格下调
下一篇:多措并举提升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整体效能